9月7日、8日,浙江理工大学在临平校区和下沙校区隆重举行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。7600余名新生齐聚临平校区体育馆、下沙校区万人体育场,开启求学之路。校党政班子成员吴锋民、陈文兴、陶伟华、姚珺、郜正荣、陈文华、王剑俊、许慧霞、陈正奎,相关职能部门、学院(部)负责人等出席典礼。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姚珺主持。

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。在临平校区,教师代表、服装学院教师顾冰菲对临平校区第一届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,她为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:第一,慎思明辨,做人生路上的明白人;第二,博学审问,成创新途中的超越者;第三,笃行不怠,当时尚之行的最亮星。在下沙校区,教师代表、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教师叶飞祝贺2022级新生在浙理工开启人生新旅程,勉励全体新生提高综合素质,锤炼过硬的本领,他认为,步入大学一要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,提高动手能力;二要勇于跨出学科专业边界,培养跨学科思维;三要培养强大的内心,向阳而立,向善而行。

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。在临平校区,教师代表、服装学院教师顾冰菲对临平校区第一届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,她为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:第一,慎思明辨,做人生路上的明白人;第二,博学审问,成创新途中的超越者;第三,笃行不怠,当时尚之行的最亮星。在下沙校区,教师代表、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教师叶飞祝贺2022级新生在浙理工开启人生新旅程,勉励全体新生提高综合素质,锤炼过硬的本领,他认为,步入大学一要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,提高动手能力;二要勇于跨出学科专业边界,培养跨学科思维;三要培养强大的内心,向阳而立,向善而行。


典礼上,艺术与设计学院2011届校友徐琦、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(国际丝绸学院)2018届校友欧阳申珅作为校友代表发言。徐琦表示,毕业十余年,母校一直是自己的精神故乡,浙理的土壤里不但输送给他知识与情谊,还给了他坚韧的品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。他勉励学弟学妹,努力做一个温暖且有力量的人、做一个坚定且肯奋斗的人、做一个爱国且愿奉献的人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书写瑰丽的人生篇章,投入民族复兴的壮阔洪流。

欧阳申珅回顾了自己在理工本硕博的求学经历。她表示,浙理是她的家,也是她梦想的起点和摇篮。她向滋养自己的浙理热土,培育、见证她成长的领导和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。她热情洋溢地为在座的学弟学妹送上了三句寄语。第一,英雄不问出处,但求前程。第二,是当你迷茫时,请看看身边的榜样。第三,请一定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。她期待理工学子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,共同守护母校的荣光。

由学校本科及研究生新老生组成的学生代表团在典礼上发言,他们讲述了在学校学习科研的心路历程,表达了厚植家国情怀、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,倡导理工学子积极参与学生工作、社会实践等校内外活动,并为浙江理工大学125周年校庆送上了祝福。八名学生代表共同发起了在浙理不负韶华,一起拥抱未来、奔赴山河的号召。


浙江理工大学校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为全体新生上开学第一课——《明大学之道,立未来之基》。陈文兴代表全校师生员工欢迎2022级新生加入浙理大家庭,他表示,随着临平校区的竣工启用,学校开启了三校区齐飞的崭新时代。浙江理工大学作为一所有着125年发展历史的高等学府,正围绕第三次党代会和“十四五”规划的目标方阵,争创“三个一流”,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。陈文兴对在座的新生提出三点希望:一是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,成为胸怀家国之人。希望全体新生传承理工大学125年以来的奋斗基因,增强勇做开路先锋和事业闯将的志气,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,把激情与努力投入到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事业中去,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、贡献国家。二是处理好专精与博通的关系,成为博学笃实之人。希望全体新生在深耕专业之外,还要广泛吸收其他领域知识,既专精,又博通。同时,丰沛的知识储备也能让我们成为更立体、更丰满的人,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。三是处理好立身与处世的关系,成为坚毅通达之人。希望全体新生打开心胸,广交朋友,学会与人协作,积极融入集体,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成长成才。

典礼在齐唱校歌的环节中结束,全体师生唱响了上下同心、锐意进取,向着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的奋进赞歌。





典礼结束后,临平校区、下沙校区分别举行了迎新晚会。